酒泉市光伏电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024-06-09 11:35:23 云开全站APPkaiyun

  光伏电站大致上可以分为集中式电站和分布式电站两大类。由于光伏电站安装相较于风电有灵活性高的特点,因此相较于传统的大规模风电厂,光伏电站不但可以大规模集中安装,还可以分布于建筑物表面、户外等多个场景中。集中式光伏电站是指将光伏阵列安装于山地、水面、荒漠等较为宽阔的地域,阳光照射后光伏阵列可产生直流电,逆变器再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后,经由升压站接入电网。集中式光伏电站的规模普遍较大,一般均在10MW以上,且目前100MW以上的特大型光伏电站逐渐增多。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所在场地附近建设,运行方式以用户侧自发自用为主、多余电量上网,且在配电系统平衡调节为特征的光伏发电设施。分布式光伏发电遵循因地制宜、清洁高效、分散布局、就近利用的原则,充分的利用当地太阳能资源,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太阳电池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逆变器、电表箱三大部分所组成,最后并入国家电网。

  甘肃是风光资源大省,全省风能、光伏技术开发量分别位居全国第4、第5。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格外的重视能源安全、能源基地建设,已建成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张掖、金昌、武威、酒泉4个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通渭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甘肃绿电已输送至全国22个省份,形成大送端绿色电网格局。

  为应对环境污染,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自给率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率,世界各国纷纷推出新能源战略。太阳能作为最重要的清洁能源之一,得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政府在产业高质量发展上的全力支持。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等部门在光伏电力消纳、电站建设及接入支持、土地等非技术性成本下降等方面慢慢地增加政策支持力度,良好的政策环境有利于促进国内光伏行业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

  2021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提出: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0%左右。通过提高风光发电占比来调整能源结构、完成碳达峰任务将成为国家层面的指导性方针。

  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出:在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规模化开发条件的地区,着力提升新能源就地消纳和外送能力,重点建设新疆、黄河上游、河西走廊等地新能源基地集群;大力推动光伏发电多场景融合开发,重点推进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公共建筑等屋顶光伏开发利用行动;鼓励农(牧)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模式。

  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等多重因素共同驱动下,我国光伏产业已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在制造业规模、产业化技术水平、应用场景拓展、产业体系建设等方面均位居全球前列。依照国家能源局统计,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容量54.88GW,同比增加13.9%,呈现高速增长趋势;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06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路线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的目标,“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超过75GW。

  据预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到2030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要达到9~10亿千瓦;到2060年,则要达到30~35亿千瓦。目前,家庭光伏前景被各方看好。据估算,全国有超过4000万个独立屋顶,如20%的屋顶覆盖太阳能板,家庭光伏的市场规模则有3200亿。

  数据显示,2023年1-8月,中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50541万千瓦,同比增长44.4%。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11316万千瓦,同比增加6869万千瓦。

  产业规模: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过95%。其中,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幅均超过55%。中国光伏组件产量、新增装机量分别连续16年、10年位居全球首位。

  产业效率: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不断的提高产品效率和减少相关成本。规模化生产的p型单晶电池均采用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3.2%;采用PERC技术的黑硅多晶电池片转换效率达到21.1%。全投资模型下地面光伏电站在1800小时等效利用小时数的LCOE(平准发电成本)为0.18元/千瓦时,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的LCOE为0.19元/千瓦时。

  产业创新: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探索,推动新型组件、智能光伏、储能、海上光伏等领域的发展。新型组件百花齐放,大尺寸组件、半片组件、多主栅组件、拼片组件、叠瓦组件纷纷崭露头角。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出台,旨在提升光伏产业智能化水平和支撑新型电力系统能力。储能市场规模快速扩张,与光伏深层次地融合实现灵活调节和优化消纳。海上光伏项目陆续开工建设,探索海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新途径。

  产业影响:2022年,中国光伏行业热情参加国际合作和竞争,提升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光伏企业在全球市场保持一马当先的优势,出口规模稳步扩大。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能源合作,支持沿线国家发展清洁能源。中国参与制定国际标准和规则,推动全球碳中和进程。

  环境恶化与资源紧缺的问题制约着全世界内的可持续发展,故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势在必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进一步开发以及现有能源利用的清洁低碳化将是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在《巴黎协定》中,全球GDP排名前十的国家基本都通过政策宣示或法律规定公布了温室气体排放净零目标,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则成为各国达成“净零目标”的重要方法。和其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相比,太阳能光伏发电具有能源来源路径最短、转换效率最高、储量最大、清洁安全等特性,因此成为全世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进程中重要构成部分。

  为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我国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推动光伏市场化进程。顶层设计方面,“碳中和碳达峰目标”奠定了我国光伏行业未来快速的提升的整体基调。具体政策方面,我国报告期内光伏政策整体可以概括为“下调光伏补贴,推动平价发展,鼓励市场驱动”。近年来光伏技术不断革新,新建光伏电站成本持续下降,行业内对平价上网已形成高度共识。中央政策释放的信号则极大调动了市场投资积极性,有助于我国光伏发电行业由政策导向型行业向市场化竞争行业转变。

  光伏发电行业发展至今,产业链各环节技术持续推陈出新,如金刚线切割技术、PERC电池转换效率持续提升等不断促进光伏发电效率的提高,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根据CPIA统计,2022年PERC单晶电池、多晶电池平均转换效率分别达到23.20%和21.10%,较2017年的21.3%和20.0%大幅度提高;而TOPcon电池、异质结电池、XBC电池平均转化效率则能达到24.5%、24.6%、24.5%。自2007年以来,我国光伏发电度电成本累计下降超过90%,光伏上网电价不断逼价。在可预见的未来,光伏发电上网价格低于传统燃煤机组电价的情况将不再久远,更低的用电成本会使得市场对光伏发电的需求慢慢地加强,从而扩大行业市场空间。

  受益于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光伏公司能够凭数字技术驱动实现能源数字化转型和创新。在数字技术与光伏产业的结合下,光伏领域出现了“智慧能源系统”“智能运维平台”“光伏电站清扫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巡检系统”等智能软件系统或硬件设备。上述光伏产业的数字化应用可实现电站建设效率提升、电站运行可视化、电站运维人力缩减等效果,从而全方位降低光伏发电度电成本。光伏数字化是未来光伏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光伏行业的重要机遇。

  此报告为摘录的部分内容,如需定制化编制立项、批地、备案、申请资金、银行贷款、专项债等用途可行性研究报告请咨询【乐朗规划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渝ICP备 18016295号-1